切游网 贪吃蛇大作战 游戏新闻 正文

手游又一春 贪吃蛇大作战MAU破7000万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6-10-27 16:44:00 作者:写月 来源:贪吃蛇大作战
猜你喜欢
查看
黑色沙漠
黑色沙漠
暂无评分
查看
风之大陆
风之大陆
暂无评分
查看
射雕英雄传3D
射雕英雄传3D
暂无评分
查看
世界Online
世界Online
暂无评分
查看
太极熊猫
太极熊猫
暂无评分
查看
暴走战姬
暴走战姬
暂无评分
查看
剑之荣耀
剑之荣耀
暂无评分
查看
猎魔守护者
猎魔守护者
暂无评分

“.IO”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个所以然,最近随着《贪吃蛇大作战》持续在中国区免费榜第一霸榜2个月,小编认为有必要来谈一谈。

在全球手游市场有几个以.IO为游戏名的超人气游戏,这其一是Agro.io,另一个则是slither.io,在IO成功游戏越来越多之后,已经有海外开发者主动把游戏名起名为IO,即使他们跟传统意义上的IO没一毛钱关系。

手游又一春 贪吃蛇大作战MAU破7000万的启示

.IO一般来讲,在海外通常意味着游戏存在网页游戏的原型,而Agro.io就是一款以大鱼吃小鱼为玩法的超人气游戏,此前这款游戏在海外苹果、android平台大红大紫的时候,gamelook就曾报道过。

手游又一春 贪吃蛇大作战MAU破7000万的启示

Agro.io

而当这款小游戏结合了中国的游戏商业模式,则诞生了一款过去一年国内手游市场不可忽视的休闲游戏《球球大作战》。根据questmobile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球球大作战》目前在中国市场的MAU约在3000万、DAU则达到了344万,事实上这款游戏的MAU、DAU据巨人相关人士的反馈远高于Questmobile的统计数据。

另一款以iO为游戏名的小游戏《slither.io》根据google play显示的数据,仅android平台全球下载量即过亿,这款以贪食蛇为玩法的小游戏最早发布于2016年4月,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大火的《贪吃蛇大作战》的原型,而当武汉微派团队推出《贪食蛇大作战》之后,估计谁都没有料到这款游戏能在免费榜第一站这么久,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数据,这款小游戏的中国区MAU已达到了7000万、DAU则在850万左右,gamelook认为这个数据依然偏保守。

除了这上面两个IO,还有哪些呢?至少在国外目前已知的就有Diep.io ,Wings.io,vertix.io,mar.io 等等各类以io为游戏名的小游戏,他们玩法各异,但基本上都是类似的伪多人游戏模式、游戏核心玩法极其简单,并且都有一个网页游戏版。而在最不像小游戏的网页游戏中,也有Kingdom Rush这样最早是页游变身为知名手游的产品。

事实上,把网页小游戏改造成联网游戏在国外市场早早有之,最先弄这一套的是King、Bigfish这些原本就是小游戏网页游戏平台的厂商,在社交游戏平台兴起的年代,这些厂商就是依靠这个套路把大量小游戏移植到FB平台从而大红大紫,而到了手游时代又是在重复同样的套路,有一次取得了成功。

为什么直到今年这些小游戏产品开始在中国市场显现出特别强大的用户号召力呢?小编认为有几个原因:

首先就是移动设备目前已呈现出对游戏市场压倒性的统治力,如果说以前游戏玩家谈游戏一般来说是特指PC游戏的话,那么到眼下,普通消费者一提到游戏必然被引导到手游上,玩游戏就意味着玩手游正在演变成现实,尤其是各大端游厂商开始把精力集中到手游市场,更是把原先的重度玩家牵引到手游平台,无论是从收入还是用户量角度,2016年已经是中国游戏市场转变为手游控场的重大拐点。

其次,自《开心消消乐》成功之后,国内轻度游戏可以说已经持续了2年大作荒,轻度游戏市场已有如此长的时间没出现新的人气游戏,玩家已对这些各种IP换皮、各种系列游戏审美疲劳,现如今是用户在等待好玩的游戏出现,在这种新产品的真空期,只要出现一款特别有病毒性的轻度游戏,其传播力远超想象,无论是《球球大作战》《贪食蛇大作战》今年爆红都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最后,则是游戏厂商的营销手段的日益成熟化,让一款病毒性产品的成功率相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不再简单依靠纯口碑传播,无论是从用户的激励机制、病毒分享的技术手段、乃至媒体宣传的投入上,相比之前无心为之做传播,现在操盘厂商已经有了一整套的推广手段。

比如《球球大作战》之所以能红,一个原因是巨人,另一个原因是其分享机制上扭转了这款游戏的衰减死亡。而《贪食蛇大作战》,首先必须提到的是微派这个团队自己有一个800万粉丝的公众号大号、且针对的是桌游用户,他们有条件初期来引爆一款游戏,而后继的运营上,随着某业内发行商耗资数千万投资微派团队,后期的运营推广、版本迭代已进入了正规军的套路。

在小编看来,眼下的轻度游戏市场正遭遇一场严峻的用户洗牌局面,以《球球大作战》《贪食蛇大作战》两款游戏来看,即吞噬了1亿的国内小游戏用户,而整个中国的游戏用户才多少?

这样的情况提醒了业内游戏厂商,如果沉迷于套路式的系列化、IP改编,并认为这种套路给自己上了足够的保险,那么当市场突然出现几款具口碑和病毒性、营销能力、甚至变现能力的小游戏产品的时候,整个市场将迅速倒向不利局面。

同时,深刻的去考究下这些人气游戏的玩法,我们会发现在网页游戏市场、尤其是海外轻度小游戏、独立游戏蕴含着极其巨大的能量,gamelook并不鼓励直接照搬、抄袭,但我们不可忽视哪些经久不衰的玩法,即使它们诞生于个人开发者之手、即使它们在游戏历史中已成了老古董,他们也会在手游市场迎来自己的又一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