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游网 炉石传说 游戏新闻 正文

炉石传说如何写出高质量炉石攻略 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6-09-01 16:04:51 作者:Bennidge 来源:营地
猜你喜欢
查看
黑色沙漠
黑色沙漠
暂无评分
查看
风之大陆
风之大陆
暂无评分
查看
射雕英雄传3D
射雕英雄传3D
暂无评分
查看
世界Online
世界Online
暂无评分
查看
太极熊猫
太极熊猫
暂无评分
查看
暴走战姬
暴走战姬
暂无评分
查看
剑之荣耀
剑之荣耀
暂无评分
查看
猎魔守护者
猎魔守护者
暂无评分

首先,我强烈建议大家在动笔前拿这个问题问问自己。为赋新词强说愁是投稿的大忌,也就是为了投稿而投稿,也就是营地评论区常说的“骗稿费”。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动笔的理由,我相信你的文章就往往能做到言之有物。

1 卡组有新意

一篇文章的新意是我认为最重要的部分。在攻略类文章中,卡组构成往往是最能体现新意的地方之一。有新意、更优化的卡组(但也要有足够的强度,能自圆其说)能在第一时间在众多稿件中脱颖而出,被编辑选中发表。除了通过牌表体现差异以外,卡组的新意还可以有很多种写法:

我的牌表和这种套路的一般牌表有哪些不同?

为什么我要在这些方面加以改进?

我的新意带来了哪些优势?

我是怎么想到这些改进方法的?

以第五元素的《另辟蹊径的节奏战》一文为例,这篇攻略的卡组是张博原创的一套牌,起用了大量过牌生物,这个变化已经足够大到改变整个卡组的打法风格了。再加上这个卡组是在古神版本末期开发出来的,就显得这个新意更为难得了。虽然张博本人对自己的这套构筑的强度评价不高,但从编辑的视角来看这或许比主流T1卡组更有价值(而且它除了有新意以外还有其他更深远的意义,这里就不说开去了)。感谢这篇文章记载下了这套牌,没有让它白白消失在直播中。

新意与否还有一个纠结的地方,那就是国内外的信息不对称。有时候作者自己觉得是自己原创的,却不知道国外已经有极为相似的卡组流行开了。营地作为一个欢迎大家发声的平台,肯定是支持国人的原创的,所以我们允许大家在卡组创新上有半天左右的延迟,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视作本人的新意。但我强烈建议大家要多放眼外服动态,尤其是各位作者要有国际视野和心态,毕竟你们在投稿时就不是普通的围观群众了。这点我在后面还会提到。

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环境已经彻底僵化,写无可写了,那么我只能以三年炉龄的经验告诉你:炉石还从来没有过写无可写的时候。无论是“奇迹贼/动物园/咆哮德”三分天下的经典末期,还是在“奥秘骑/咆哮德”毒瘤横行的狂野末期,即使在这些最黑暗的魔盒里,也藏着充满新意的希望。

2 理解不一样

如果组不出新意来,就要在别的方面设法突出自己这篇攻略与众不同的地方。既然我不能在卡组上展现出足够的新意,那就要写出独到的理解,才能让读者看过文章后能有收获。

举个例子,水墨青花的是一篇评测《断掉的链条 谈谈新版的奥秘猎》,虽然卡组不是他原创的(文章也清楚地标明了这点),但他详细地写出了自己试用的感受,通过实战和对牌表的分析找出了套牌的关键节点,把同样的牌表写出了不一样的深度。

晴天的这篇《新环境中4种主流萨满的比较》则用到了另一种对比的写法。多种相似构筑共存,它们各自好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选择?为什么这一种比那一种更好,好在哪里?这也能体现出作者自己的理解。

3 成绩特别好

从原则上讲,一个卡组的强度只要够用即可——T1卡组能打到高排名,主流卡组能轻松上传说,非主流卡组能上传说,娱乐卡组能拿低保……所以战绩反而不是我们最看重的标准。以前我和作者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打得好不等于写得好”,毕竟读者是很难从作者的排名截图中直接感受到多少成就感的。

——但话又说回来,虽然战绩不是攻略类文章的主要衡量标准,但足够好的战绩是肯定能加分的。我给不出具体的量化标准,只能说对于足够好的成绩,我们会酌情放宽一些新意等其他内容方面的要求。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几个月前连续刷屏的一系列动物园登顶的文章了(例如《omegazero动物园登顶》)。但要注意,营地选择发出来的那些动物园,互相之间其实还是有牌表和具体思路上的细微差异的,只是确实差得不多,这就是因为它们有坚实的战绩。

另外,好的战绩也不仅限于高排名。芋头的《卡拉赞新尝试 一日传说节奏火妖法》的成绩体现在上传说的高速和高胜率上;比赛中的亮眼表现也可以是证明手段之一。

4 时效性很强

如果我这几方面都很难达到,是否就和发表彻底无缘了?嘛,也未必。每逢新系列出新卡或者有明显新套路即将问世时,营地都欢迎第一时间的相关稿件——只要言之有物,谁先投就用谁的稿。

在平时,时效性强的攻略指的是那些特别能针对环境的卡组。比如说,如果整个天梯都充斥着动物园,那么控制萨就能如鱼得水,选择写控制萨的攻略也能让我们酌情放宽一些新意等其他内容方面的要求。

我要怎么充实这篇攻略?

切忌泛泛而谈!

在正式开始说怎么丰富内容之前,这一点请大家务必牢牢记住。题目要定得足够窄,才能写出深度,从而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评论区时不时会出现“这点小事也能水一篇”的论调,请作者们不要放在心上,相信自己的选题水平。

作者hilliam在这方面就很到位,他的《刀油贼中紫罗兰收割机和匪贼的选择》和《王牌猎人到底适不适合盗贼?》都选到了小而值得思索的题。

1 文献综述

这四个字对于任何写过论文的人来说是不是都菊花一紧?其实营地完全不是要求大家都得像写论文一样写攻略,说得轻松点,就是要把眼界放宽些,多做功课,不要一个劲地闷头写,闭门造车。

为什么写攻略要查资料,要引用摘抄?炉石发展到现在,完全独立的创新已经很少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一步发明发现的。要想体现出卡组和理解上的新意,就要明确列出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之处,那就必须要去查清楚,别人/主流的观点是怎样的,才好进行比较。

(如果你真的确定自己的内容前无古人,百分百原创,那你也要写上一句“之前确实没有相关攻略,由我来填补学术空白”之类的话)

可能有人会问,引用标注得多了,那就不是自己的东西了,不会显得自己很没水平吗?如果担心文献综述,那就说明你的文章的内容本身还不够好了。而且,该注明出处的地方不注明,其实是更显得没水平的做法。营地的编辑虽然做不到无所不知,但也时刻关注着国内外的动向,是具备分辨文章原创性的能力的。

好的文章里都有做过功课的痕迹,不过这方面做得特别完善的文章确实极少,但也不是没有:在《你会喜欢怎样的冰法》里,ray00000就对冰法的脉络做到了如数家珍;我再补充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潜行在外服的潜行者》,这篇攻略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就是靠做功课堆出来的。

2 数据分析

很多作者会在攻略里附上盒子、HDT等辅助软件的截图以证明自己的战绩,我希望大家能更进一步,把其中的数据好好利用起来,而不是简单地往文中一插了事。比如说,这些辅助软件可以帮助统计对阵各职业的胜率和各自的场次,如果能以此为基础再进行天梯环境和优劣势对局的判断,会显得更言之有物。

dorick《竞技场先后手胜率为何越差越多》开头的话题来源于Kripp的HearthArena的数据截图,有了这个作为开头,文章内容就引出得十分自然,并用具体数字告诉了大家这不是一时的感觉而是切实存在的问题。

怂成一团的小爱在《是非功过话傻龙——尤格萨隆的价值与评述》中也忠实地标明了引用数据的来源,足见是做了功课的作者。

在某期【外域之声】中,Firebat也曾提到过一个叫track-o-bot的软件,他不仅用它做数据统计,还经常在话筒前引用积累的数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比如“某卡组在对阵某卡组时,第*回合出某张牌后的胜率为*%”。我希望这种数据分析能更多地出现在营地的攻略中。

3 实战分析

这其实是很难掌握的一部分。首先,炉石中满费拍人的卡组比例很高,具体到打法上可写的内容不多;其次,即使偶有值得一写具体打法的卡组(冰法、combo战等),对写作要求也额外地高。所以我的意见是:一般来说,除非有特别颠覆的打法,否则不要把字数码在实战分析上。

那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花心思在这部分上呢?简单地说,就是太多人的打法是错误的时候。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大家可以搜索“我可以抛砖引玉地谈一谈萨满如何对抗猎人”这句话在其他各大网站搜到一篇我的攻略,那是我两年半前在营地老论坛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当时我还是个第一次打上传说的真·菜鸡,之所以敢鼓起勇气写攻略,是因为我确实找到了可以填补的巨大空白——当时网上所有人都说萨满打T7猎没得打,我就具体到每一回合的每一种展开进行了阐述。

另外,实战分析虽然难写出来,但完全可以有另外的表现形式:TzCheng的【看看怎么赢】(比如说狼人战篇)系列用的就是视频的表现形式,这就比文字表现力强多了。

4 理论分析

如果前人的文献不怎么找得到,没有数字可算,实战也写不了,那就要靠理论知识巩固观点了。

dorick的《猎人竞技场速成攻略》算是营地老论坛的神贴之一,神就神在它指出了多数人使用猎人的误区,提出了极端快攻的战术思路,这在当年是颠覆性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理论分析非常适合竞技场攻略,毕竟选牌随机性大。更重要的是,作者在说理论的同时把实际运用具体到每张低费单卡和解牌,避免了泛泛而谈。

除了卡组攻略,我还可以写什么?

(包括但不限于)

1 理论研究

卡牌模型、卡组分类、谁赚谁亏……这些经典的话题到了今天也依然值得继续写,但有一个前提——为什么要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上老调重弹?突出这种理论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既可以让你的研究不流于形式,也能让读者更有耐心读下去的动力。在我写《划分卡组类型的一种新尝试》时,为了证明我不是闲得慌,我必须说清楚传统的分类方法有什么日渐突显的缺陷;后来李奶奶写《再谈卡组分类的科学性》时又指出了我的分类方法的缺陷,从而让他提出的新分类显得更有必要——同时又包含进了一些新卡和新套路,为文章提供了一些时效性。

我希望这类文章能严格遵守“提出假设/研究方法/发现与分析/结论”的格式,写、审、读起来都能方便些。我强烈建议这类文章能总结出有新意的结论,否则很浪费时间。

2 赛事回顾/参赛感悟

赛事回顾是我特别鼓励大家写的一类文章。我的搬运有一大部分是国外赛事的亮点整理,其实国内的比赛也完全可以有这类整理。具体到内容,可以像我的《本座杯观感》那样介绍八强卡组、冠军牌表、精彩集锦、趣闻轶事等等,也可以像天凌的《从黄金联赛夏季赛数据来看环境》那样从数字从深挖出名堂。

但是参赛感悟类文章着实是一个国内作者的弱项,弱到我都不知道该不该鼓励大家写。在此我大力推荐给捅的《从大局观角度分析炉石征服模式比赛》,虽然和游记有一定偏差,但他写的内容正是各位比赛达人们动起笔来最欠缺的。如果一篇游记通篇都是讲自己运气如何好,也是间接地否定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如果只顾着回忆当时的对局情境,也请想办法找DIY网站配上图来讲,否则读者光从文字里也很难身临其境地分享到作者那时的心情。

3 数据整理

像陈冠东闯关东的《传送门那头到底有些啥》这类文章对一个社区有非凡的意义。一方面,它们把一个个抽象的文字描述具体化成了可视可知的数字;另一方面,它们也能为该社区其他成员提供二次研究的便利和坚实的基础。然而此类文章的原创甚少,这和很多伸手党习惯了等着营地搬运国外现成数据也有一定关系。希望大家不要在数学上被老外比下去呀!

4 外文搬运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和兴趣,想成为营地的长期搬运工,请在app中找到我的个人主页,通过私信和我联系,我会给你一些试翻材料,合格即可加入营地翻译组和字幕组的大家庭。至少需要能翻墙和做笔译,能做听译和对外服炉石有一定了解者优先。如果你的时间不多,只是想投一次性的翻译稿件,也欢迎你给我发个私信,以免大家翻重了。

相关阅读